■ 寇建东11月底的长春没有寒冬。 一汽-大众工厂内的“奥迪赞”雕塑,其设计灵感来自绽放的烟花,依然静静地矗立在蓝天的映衬下,仿佛在向路人倾诉百万辆汽车的辉煌。 然而,对于奥迪来说,最后的100万辆已经成为历史——从2011年到2013年的三年时间里,奥迪在中国的销量已经超过120万辆。 但这仍然无法阻止奥迪。 “截至本周(11月20日),一汽-大众奥迪总销量已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大众奥迪销售部总经理一汽-大众-奥迪博施淡淡的说道。 数据显示,10月奥迪在华销量同比增长17.0%,从41,117辆增至48,108辆; 1-10月销量同比增长16.1%,从399,330辆增至463,812辆。 去年,奥迪在中国市场销售了49万辆汽车。 再破纪录毫无悬念。 但问题是,面对宝马、奔驰等竞争对手和德国同胞,以及二线豪华车品牌的野蛮增长,奥迪将如何保持优势? 奥迪之道 “在我们现在的营销活动中,我们不是说要开发新客户,而是要培养新的‘粉丝’。” 这是即将离任的博世在总结奥迪过去几年的市场表现,展望未来发展时,给奥迪开的“药方”。 如果说培养“新粉丝”是奥迪未来征服中国市场的“奥迪之道”,那么,在本届广州车展上,奥迪至少带来了两种不同层次的“奥迪之道”。 “奥迪的品牌理念是‘突破科技,启迪未来’,但消费者需要了解和感受我们所做的一切,他们需要的是一种互动方式。” 在博石眼里,这种互动方式就是这次奥迪在广州车展上的创新展台,“在互联科技展区,你可以戴上眼镜来体验在当下城市环境下驾驶是什么感觉?什么概念?” 车联网呢?通过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服消费者,让他们在情感上接受我们。” 这就是“奥迪技巧”之一——通过互动体验更好地诠释和传达其“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品牌理念。 奥迪在 6.1 号馆的主展台旁边是奥迪创新展台。 在这里,亚洲首发的奥迪allroad射击刹车概念车“虚拟座舱”展示了集成化、数字化的未来科技理念和全新的人机交互系统; 而搭载激光大灯的奥迪Sport quattro镭射光概念车和全新奥迪TT空间框架结构,将汽车轻量化技术带入新时代,勾勒出更高效、更安全、更智能的未来汽车生活场景。 当然,在新能源汽车日益普及的今天,奥迪也不甘寂寞,带来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的使用为新款奥迪 A3 Sportback e-tron 车型提供动力。 “我们希望这些未来技术和概念车能够真正让奥迪车迷看到未来、触摸未来、体验未来。”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葛树文也提到了“奥迪车迷”。 “奥迪技术”的第二部分是奥迪传播更年轻、更具动感车型的技术。 在奥迪的主展台上,虽然一排排的蓝色车型营造出一种安静的氛围,但奥迪所有运动车型的亮相依然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奥迪奔放的运动张力。 “奥迪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先行者,更致力于推动创新技术在量产车型中的应用,为奥迪车迷带来前所未有的驾乘体验。” 奥迪说。 奥迪不仅通过S/RS运动车型传递奥迪的运动基因,在车型层面,奥迪也通过推出越来越多的年轻车型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 通过这一战略,奥迪得以继续扩大其对竞争对手的优势。 “去年推出的国产奥迪Q3月销量已经超过7000辆,今年我们推出了国产奥迪A3,销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薄石透露。 在SUV市场,今年前十个月,奥迪Q系列车型(Q3、Q5、Q7)占其总销量的38%。 当然,沟通能力再好,也必须在营销层面落实。 “从语言上来说,沟通这个词可以翻译成宣传,有点政治宣传的意思。我觉得宣传意义上的沟通没有多大作用。” 薄在中国生活了近4年。 石显然很清楚这一点,“其实消费者并不想被要求做任何事情,他们想要的是用产品来勾引他,说服他,让他通过体验来感受愉悦,所以我们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 。” 博时所说的“改变”,包括奥迪刚刚起步的O2O营销模式。 在今年 9 月的奥迪 A3“Type”赛事中,奥迪在短短两个多小时内赢得了 2,533 名新奥迪车迷。 “我们线上和线下都有这种经验,这是一种更有效的营销方式,”博石说。 有了道家的合作,奥迪面对德系奢侈品牌的巅峰对决,显然是有信心的。 “随着我们不断推出和丰富的产品组合,再加上本土化战略,再加上整个品牌的不断发展,我相信可以保持1/3的份额(指国内豪华车市场份额),这 是我们的目标。” 即将离任的博石毫不犹豫,“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无论竞争格局如何。”